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

芝麻潤膚烏髮 常吃更抗衰老

說事情很小無關緊要,人們常用「芝麻大綠豆小」來形容。從外觀看,芝麻的確很小,可是這顆小小的芝麻,卻有著大大的養生功效。古代養生學家陶弘景就曾如此讚美芝麻:「八穀之中,惟此為良,仙家作飯餌之,斷穀長生。」可見,芝麻的養生能力確實非同一般。 芝麻有黑白兩種,食用以白芝麻為上,藥用則以黑芝麻為佳。所以接下來我們所說的都以黑芝麻為主。自古一直就存有服食芝麻可返老還童、長生不老的說法。長生不老當然不可能,但若是肌膚細嫩光滑而有彈性,頭髮烏黑光亮,身輕如燕,筋骨強健......。這些算不算是長保青春、不衰老呢?其實這不難達成,黑芝麻茯苓瘦肉湯就是一道非常好的抗衰老食譜。 【黑芝麻茯苓瘦肉湯】 作法:取六十克黑芝麻,洗淨後磨碎;取五十克茯苓,沖洗乾淨;取三百克瘦肉,洗淨斬大塊,過滾水後撈起;煮一鍋開水,放入黑芝麻、茯苓、瘦肉和薑片,大火煮二十分鐘後,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後起鍋,加入食鹽調味。 功效:美容潤膚,潤燥通便,延緩衰老,防止頭髮過早變白、脫落。 經常在減肥的人由於營養攝取不足,皮膚因此就會變得乾燥、粗糙。而黑芝麻具有養血的功效,且本身有防止發胖的物質,若在減肥的同時配合食用黑芝麻,可令皮膚保持細膩光滑紅潤。因表層油脂減少中老年人的皮膚通常較為乾燥,此時可以藉由吃黑芝麻使其「鮮亮」。黑芝麻中富含維生素E,能減少皮膚發生感染的機率,改善皮膚彈性,延緩皺紋的產生,使皮膚保持年輕。 再來看看護髮。黑芝麻具備頭髮生長所需的必需脂肪酸、含硫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礦物質,能有效地防止頭髮脫落,助於頭髮恢復烏黑亮麗。較特別的是,黑芝麻對於那些因身體虛弱、早衰而導致脫髮的人較具效果,而因藥物性脫髮、某些疾病引起的脫髮也會有一定成效,但若是脂溢性脫髮的人,黑芝麻就沒有效果了。 黑芝麻還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,能有效消除人體的有機自由基、過氧化物及羥自由基,達到抗衰老之效。看到黑芝麻的功效,各位是否開始覺得以前放過太多的黑芝麻了?養生永不嫌晚,如果覺得這道湯有點麻煩,其實還有更簡單的吃法,可將黑芝麻磨碎,沖水、喝茶或煮粥的時候加點進去,都可以收到成效。 人一旦步入中老年,很多毛病就伴隨而來。除了上述的皮膚、頭髮、衰老以外,記憶力下降也是個嚴重的問題。下面這道芝麻核桃粥,不僅可以預防老年癡呆,還有控制血糖之效,非常適合年長者食用。 【芝麻核桃粥】 作法:取五十克桑葉煎煮取汁去渣;取五十克黑芝麻、五十克核桃仁研末,與一百克米共煮成粥,可加少量紅糖調味。 功效:改善記憶,防治血管性癡呆、老年性癡呆以及失眠、多夢等症狀。 黑芝麻雖有抗氧化、降脂、降血壓以及擴張血管之效,但卻無法拿來控制血糖。在這道食方中,控制血糖的任務就有賴桑葉。桑葉含有一種生物鹼成分,可降低人體對糖分的吸收,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。核桃則有健腦益智之效,對於因年紀關係產生的記憶力衰退有很好的防治功效。藉由黑芝麻、核桃、桑葉這三種食材相互搭配,互取所長,對於老年性癡呆很有食療的價值。 現今我們吃到的多是芝麻的再製品,比如芝麻醬和香油等,但若要發揮芝麻的養生價值,還是以非加工的芝麻為佳。在此不建議吃新鮮的芝麻,新鮮芝麻必須經過高溫(160到190度C)焙炒,抗氧化等功能才能達到最高。此外,芝麻仁外面有層稍硬的膜,最好將它碾碎,營養素才容易被腸道吸收。因此食用熟芝麻前最好先磨碎。 (引自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芝麻潤膚烏髮-常吃更抗衰老-030207773.html)

大蒜殺菌功能強大 腸胃病不用愁

大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,尤其是具有獨特生物活性的大蒜素,對各種細菌、病毒具有強大的抑制和殺滅作用,可用於急慢性腹瀉、咽喉炎、感冒咳嗽、慢性胃炎、胃潰瘍的防治,食用大蒜還對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裨益。 大蒜既可調味,又能防病健身可謂「天然的抗生素」。以前沒有抗生素時,要是傷口長了膿皰癤子,老人家都會將蒜瓣搗爛,敷在患處以盡消毒殺菌之效。現代藥理研究發現,大蒜的殺菌功效在於「大蒜素」,它對多種球菌、桿菌、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,所以被視認為是天然的盤尼西林(青黴素)、天然廣譜抗生素。 要發揮大蒜的抗菌效果,盡可能使用生大蒜,而不非煮熟的大蒜。因為大蒜素對溫度很敏感,溫度越高大蒜素分解得越快。有研究發現,大蒜提取液放在0度C的環境下,裡面的大蒜素會很穩定。連放五天後再測量,大蒜素的含量幾乎沒有明顯下降。但是倘若放在五十度C的環境下,大蒜素在隔日就幾盡消失。可想而知,只要將大蒜通過加熱,裡面的大蒜素就會被破壞,抗菌殺毒的效果就會減弱。 病毒性的腹瀉,可以試著食用生大蒜的方法來治療。但有個地方需注意,腹瀉時不建議只吃生大蒜,因為此時腸道較敏感,大蒜帶有一定的刺激性,單吃的話,反而會刺激腸道分泌更多液體,加重腹瀉。若配上米粥來吃,就可消除這個副作用。 【大蒜鹹米粥】 作法:取五十至一百克米放入鍋中,加入清水煮成稀粥,放食鹽調味,口感要稍鹹些;熄火後,取大蒜一至兩瓣,切碎後調入粥中,攪勻服用。 功效:抗菌殺病毒,適用於急慢性腹瀉。 把大蒜切碎混在米粥中,就可以避免大蒜直接刺激腸道,充分發揮出它抗菌殺毒的效果。鹹米粥亦有其作用:腹瀉時人體會流失鹽分、水分,需要補充,但因腸道吸收功能變差,若只是喝鹽水的話效果並不好,很快又會排出,無法為體內所用;但米的澱粉成分會分解為葡萄糖,就在腹瀉的情況下讓鹽水順利地被腸道吸收,達到補鹽、補水的雙重效果。所以攻補兼具的大蒜鹹米粥,非常適合腹瀉時食用。 有醫學家曾這樣評價:大蒜除了討厭的味道之外,實際價值卻比黃金還高。然而大蒜雖好,很多人卻因為那股味道而與之絕緣。下面這道食譜可以解決這個問題,口感不會像單吃那麼讓人難以接受。 【大蒜糖液】 作法:將大蒜去皮,切片搗爛,放入裝有涼開水的密閉容器內浸泡四至五小時; 用紗布濾去蒜末,將濾出的大蒜水加入適量冰糖,另裝入密閉小瓶,需要時含入口中,徐徐咽下。 功效:鎮咳祛痰,用於感冒咳嗽、急慢性咽喉炎、慢性胃炎、胃潰瘍、腸炎。 (引自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大蒜殺菌功能強大-腸胃病不用愁-020018097.html)

低胰島素飲食=黃金比例1:3:3

現代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例升高,改善代謝症候群首先應該先改變飲食習慣,建議採取「低胰島素飲食」是不錯的選擇!到底什麼是低胰島素飲食?低胰島素的飲食其實是以低澱粉、高纖維及高蛋白為攝取基本原則,醫師提出「飲食黃金比例」的簡單方法,即將澱粉和糖、蔬菜水果,以及蛋白質的份量,調整成1:3:3的比例。 低胰島素飲食也可以說是一種「低GI飲食」,醫學研究發現,進行低GI飲食,不僅能減重,增進健康、降低血糖、減少心血管疾病、促進新陳代謝,還能平衡情緒,且有助學習與記憶。 低胰島素飲食 採低GI控血糖 低GI飲食就是讓食物在胃腸中慢慢被吸收,如此一來血中的血糖濃度才不會上升太快,胰島素也不會大量分泌,進而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;反之,高GI飲食會讓血糖快速上升,會影響健康。 台灣抗衰老暨再生醫學會榮譽理事長、小兒外科醫師王桂良在其新書《我60比你40更年輕》有聲書中表示,「飲食黃金比例」即是指攝取澱粉和糖、蔬菜水果,以及蛋白質的份量為1:3:3的比例。 飲食黃金比例 份量為1:3:3 由於澱粉和糖,像白米飯與甜點等,是屬於高GI值食物,會讓血糖快速上升,導致胰島素瞬間飆高,所以不宜攝取過多。而蛋白質來源,最好是植物性與動物性蛋白各一半,至於油脂的部份,只要適量攝取食物裡的天然油脂即可。 另外,要注意不要吃到人造奶油、油炸食品或肥肉。儘量避免食用高溫油炸過的油脂,因為這一些油脂是一種反式油,會使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,使身體產生更多的胰島素,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,建議可以多攝取好的油脂,包括橄欖油、亞麻籽油與魚油等。 建議每一餐可以吃一個手掌大小的蔬菜、一個掌心的蛋白質,再加上五隻手指頭的澱粉類;如果當天有較大的運動量,也可以吃一個手掌大的澱粉,用餐時要細嚼慢嚥,除了有助消化,還能快速產生飽足感。 飲食黃金比例 進食有順序 「飲食黃金比例」也有進食的原則,王桂良醫師建議,可以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質,最後再吃澱粉;飯後可以吃一點水果,但是儘量少吃甜點,因為這樣的用餐順序,可以讓身體在吃澱粉之前,即開始產生飽足感,接下來就不會吃過多的澱粉與甜點 (引自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低胰島素飲食-黃金比例1-3-3-052615697.htm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