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

上海饕客狂吃大閘蟹 住院撿回命

根據外電報導,上海近日傳出兩名民眾食用大量大閘蟹及海鮮後,引發「橫紋肌溶解症」,經過一、兩週的搶救才撿回一命。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提醒,如果本身尿酸就偏高,大量食用海鮮可能會引發急性尿酸性腎炎,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。如果海鮮沒有煮熟,也可能因為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、橫紋肌溶解症,嚴重者甚至會需要終身洗腎,不可不慎。

引發橫紋肌溶解症 嚴重者終身洗腎
其實早在九十六年紐約時報就曾經專文披露過,全世界養殖水產量,中國就生產了七十%,但水質污染的問題,卻一直是中國養殖業的嚴重威脅。上海近日有一名三十五歲男性、一名十六歲少女,都是在大吃大閘蟹和海鮮後,發生嚴重腎衰竭、多重器官衰竭、凝血功能異常、橫紋肌溶解等,差點喪命。

中國媒體報導,銷售大閘蟹業者透露,中國今年大閘蟹增加銷售到台灣,加上太湖等為控制水質減產,令貨源緊張,有商人為賺錢,在有「死水」之稱的劣質池塘,飼養大閘蟹並以激素刺激蟹苗生長,出售前更以化學劑清潔蟹殼,令毒素殘留。

醫師︰尿酸高者 不宜多吃海鮮
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表示,吃完就發生急症,通常是因為細菌感染,例如常見於病死魚的海洋弧菌,食用會引發敗血症、橫紋肌溶解症。如果不肖養殖業者使用大量抗生素,細菌有多重抗藥性,會更加危急。江守山提醒,有時候業者為了讓大閘蟹的蟹膏不要太硬,會刻意不完全煮熟,他強調,千萬不要吃未熟的、不新鮮、來路不明的海鮮。

江守山提醒,有些養殖業的化學用藥,如果殘留過多或使用禁藥,剛吃完不會有立即危險,但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例如氯黴素,是禁藥,就算代謝得掉,也會對造血功能造成永久傷害。
此外,如果本身尿酸就過高,大吃海鮮可能引發急性尿酸性腎炎、急性腎衰竭。這些急症通常可以透過緊急洗腎改善,但是如果原本腎功能就不好的人,可能會因此終身洗腎。江守山說,部分漁民向中國漁民走私中國養殖魚,這些都不需要經過檢驗就可上市販售,可能殘留有不當的用藥、毒素。

食品藥物管理局區管中心主任潘志寬表示,食藥局每年都會規劃查驗重點類別,地方衛生局再對市售魚產抽驗。大閘蟹今年就有在查驗範圍內,目前並未發現違規。
漁業署署長沙志一則說,捕撈魚貨因為來自海洋,確實不需要檢驗,而漁獲走私查緝則是海巡署的業務。海巡署兩、三年前曾經專案查緝中國魚貨走私,但近年海巡署告知漁業署,走私情形已經很少。
(引自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上海饕客狂吃大閘蟹-住院撿回命-203212875.html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